媽媽壓力山大?妳的放鬆配方,不能少了這個營養素!

「明明今天沒做什麼大事,怎麼還是這麼累?」
「每天腦袋塞滿雜事,小孩、工作、家務...光想就喘不過氣來。」
如果妳也有這樣的感覺——別擔心,妳不是一個人。

身為媽媽,我們很常在「應該」與「必須」中燃燒自己,直到有天才發現,原來我們不是沒能力,而是沒能量。
這篇文章想和妳分享,我身邊好友實際分享,走過那段「心累又身累」的生活後,如何靠營養與日常調整,慢慢找回內在的放鬆感。而關鍵之一,就是鎂(Magnesium)。


為什麼壓力大時,更要注意鎂?

當人處於壓力狀態,身體會分泌壓力荷爾蒙(如皮質醇),並且進入一種「備戰狀態」。這時,體內的營養儲備也會快速被消耗掉。
根據多篇國際營養研究指出,壓力會導致體內鎂濃度降低,而當鎂不足時,又會讓人對壓力反應更敏感,形成一種「壓力–鎂耗損–壓力」的循環[1][2]。
鎂與神經系統運作密切相關,它在身體中的角色就像「天然的放鬆開關」,協助調節神經興奮、穩定情緒。這也就是為什麼營養師常說:「壓力大,就要注意鎂的補充。」

好友的轉變故事:從「自我壓榨」到「自我照顧」→

印象最深的是,有一陣子我每天早上都以打翻牛奶、小孩哭鬧、手機沒電開場,中午還要處理客戶的突發狀況,晚上再回家變身導師+煮婦。每天都像一場長跑,卻從來沒補給。 那時候的我,常常覺得煩躁、沒耐性、睡前腦袋還在想明天要煮什麼,結果整晚翻來覆去。
有次看了一篇媽媽社團的分享,才開始意識到——原來有可能是營養跟不上我生活的節奏。
從那之後,我開始把「照顧自己」也排進行事曆裡。睡前泡個腳、做深呼吸、喝一杯熱豆漿,甚至固定吃一些含鎂的晚餐食材。慢慢地,我感覺心情比較穩,連對孩子的耐性也回來了。

富含鎂的「媽媽放鬆食物」Top 5
 

以下這些天然食物不只能補鎂,還有其他營養一起上場,是我親測有效的「媽媽放鬆菜單」:

食物放鬆關鍵建議吃法
燕麥 富含鎂與B群,幫助穩定情緒晚餐或點心吃一碗熱燕麥粥
南瓜籽鎂含量高,搭配鋅與健康油脂加入優格或沙拉中
香蕉鎂+鉀雙重礦物質,幫助肌肉放鬆睡前吃半根,配豆漿最讚
黑巧克力(70%以上)含鎂又可調整心情少量適量,當下午茶小確幸

✅ 每天只要有意識地在三餐中安排 1~2 項含鎂食物,就能逐步補回媽媽的「能量庫存」。

 

還能搭配哪些習慣,讓鎂更有感?

· 睡前泡腳:加速循環,幫助放鬆入眠
· 簡單深呼吸:每晚花5分鐘練習腹式呼吸
· 減少過度咖啡因攝取:咖啡會促進鎂流失,建議適量飲用
· 規律作息:生理時鐘穩定,鎂的吸收與利用也會更順暢
如果這些都太難每天做到,試試「每舒眠」,讓我們陪你一起日常的美好。

結語:媽媽的「放鬆感」,值得被照顧
我們不是沒情緒,也不是沒極限。
只是習慣了把別人放第一,忘了自己也需要充電。
從日常的一餐、一道菜、一杯飲品開始,讓身體補上需要的營養——這不是奢侈,是一種溫柔的力量。
讓鎂,成為你對自己好一點的開始。

參考資料
1.Healthline – “How Magnesium Helps With Stress and Anxiety”
2.《國健署營養教育資源網》:https://www.hpa.gov.tw
3.《台灣營養學會期刊》:營養與神經系統之研究彙整

📌 小提醒:本文為營養資訊分享,非醫療建議。實際營養需求會依個人狀況而異,建議諮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。均衡飲食與良好作息,是身心健康的重要基礎。

看上一篇 這些含鎂食物,幫助妳放鬆、找回元氣!

看下一篇 睡不沉、腦袋停不下來?